「板式換熱器的結構」由哪幾部分組成?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18日
作者:普瑞普勒(北京)
字號:小中大
板式換熱器的結構組成比較簡單,主要由板片、墊片、固定壓緊板、活動壓緊板、導桿、夾緊螺柱和螺母、支柱、中間隔板等零部件組成。其零部件品種之少,通用性之高,是任何換熱器不能比擬的。
1、板片:壓制有波紋、密封槽和角孔的金屬薄板,是重要的傳熱元件。波紋不僅可以強化傳熱,而且可以增加薄板的強度和剛性,從而提高板式換熱器的承壓能力,并可促使流體在換熱表面呈湍流狀態,減少沉積物和污垢的形成。
2、墊片:密封板片周邊,防止流體向外泄漏,并按設計要求,密封一部分角孔,使冷熱流體按各自的流道流動。
3、固定壓緊板和活動壓緊板:一般由碳鋼板或不銹鋼板制成,厚度根據承壓能力而定,保證換熱板片密封均勻夾緊。固定壓緊板在前端固定不動,活動壓緊板則與其配對使用,可在導桿上滑動,以便安裝、拆卸及檢修。
4、導桿:固定在夾緊板和支柱上,用于板片的支撐和定位。
5、中間隔板:將一臺板式換熱器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換熱段的板。供三種流體以上換熱時用的,可將同一框架上的板束分為兩段或幾段,每一段分別供兩種流體換熱。只有兩種流體換熱時,則不需要中間隔板。
6、夾緊螺柱和螺母:均勻布置在壓緊板周圍,用于夾緊固定壓緊板和活動壓緊板之間的板片。
7、支柱:支撐板式換熱器重量,使整個換熱器組成一體
8、端板:在板式換熱器中用于阻止流體與固定壓緊板和活動壓緊板相接觸的板片。
9、接管與法蘭(或只有開孔):一般在固定壓緊板(有時在活動壓緊板或中間隔板)上的角部開設2個或4個接口,并與板片上相應的角孔連通,供換熱流體流動。
上一篇:
「寬流道污水換熱器」的優勢是什么?
下一篇:
「板式換熱器安裝」方法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