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換熱器」傳熱的主要影響因素
通常,評價換熱器性能好壞的因素主要有換熱量Q、壓力降△P,耐溫耐壓能力,使用壽命以及無故障運行周期。
下面普瑞普勒就對數平均溫差、壓力降以及板片波紋形狀三點來談談影響板式換熱器傳熱的因素:
(1)對數平均溫差△tm對傳熱的影響
由傳熱基本方程式Q=K·A·△tm可知,影響換熱器換熱量的主要因素有傳熱系數K、換熱面積A以及與介質流動狀況相關的對數平均溫差△tm。其中,對數平均溫差是評價板式換熱器傳熱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
1) 對數溫差的計算:
式中,△tmax=th1-tc2,△tmin=th2-tc1
式中,th1、th2——熱側進出口溫度;
tc2、tc1——冷側進出口溫度。
根據公式可以看出,提高熱流體溫度或者降低冷流體的溫度,增大兩流體的溫差,可以增加對數平均溫差。
2) 流體流動形式對對數平均溫差的影響
板式換熱器常見的流體流動形式有逆流、順流、折流以及混合流等。
在相同的進出口溫度條件下,逆流的平均溫差較順流大;折流既有順流又有逆流,其平均溫差介于逆流和順流之間。
此外,多種流動形式組合對對數溫差也有較大影響。因此,盡可能采用純逆流或接近逆流的組合,提高對數平均溫差值。
3) 流體熱容量對對數平均溫差的影響
流體熱容量小,在換熱過程中溫差變化快,則平均溫差小,
相反,若流體熱容量大,在換熱過程中,溫度變化曲線較平整,則平均溫差較大。
當流體發生相變,釋放或吸收潛熱時,則流體熱容量為較大,平均溫差達到較大值。
(2)板式換熱器壓力降對傳熱的影響
板式換熱器作為供熱、制冷等工藝的主要設備,其壓力降是影響傳熱很重要的一點。
根據經驗,在城鎮集中供熱項目系統中,板式換熱器一次網的壓力降控制在100kpa左右是比較經濟合理的,在該條件下,換熱面積既滿足工況要求,又節約了資源和投資成本。若壓力降較小,控制在30-40kpa左右,則相應的換熱面積會增加20%左右,由此造成的項目投資成本升高。
因此,根據不同的應用領域和工況,選擇合適的壓力降,可以大大提高板式換熱器傳熱效率,減少投資運行成本。
(3)板片波紋形狀對傳熱的影響
板式換熱器板片具有規則的不同形狀的波紋,常見的有人字形波紋,水平平直波紋、斜波紋、針狀波紋等,這些波紋可以加強流體在流道中的擾動,增強傳熱效果。
以人字型波紋為例,人字型波紋分大角度和小角度,即H板和V板,波紋角度決定了換熱的壓力損失和傳熱效率。H板流動阻力大但傳熱效率高,相反,V板壓力損失小而傳熱效率較低。
因此,在板式換熱器進行選型設計時,根據應用特性對板片波紋進行配置,可以選擇全H板、全V板或H/V按一定比例進行組合,以獲得更大的傳熱效率,節約更多資源。